“总体上,中国85%以上的煤炭消费已基本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11月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近日,第十九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2020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相继在山西太原举办,通过线上、线下展览,生动展示山西推动能源革命的最新成果,释放出黑色煤炭加速融入绿色未来的积极信号。
从“谈煤色变”到清洁化、低碳化
在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能力最强的能源。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2019年降至57.7%,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
过去,煤矿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黑、脏、乱、差,煤炭行业被描述为“挖了一堆煤,冒了一股烟,黑了一条河,留了一堆渣”。如今,借力5G、大数据等新基建,煤矿正在迈入无人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煤炭正在撕掉“黑色”“污染”的旧标签。
不同的展览会上,5G与煤矿的搭配总能吸引大量眼球。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新元煤矿调度中心,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井下500多米处的温湿度、瓦斯浓度和采煤场景。身穿白衬衣的矿工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井下设备就能有序运转。拨通电话,井下矿工可以和地面人员进行5G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