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代表委员访谈录】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分享经济是转换发展的“动力引擎”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两会现场报道
千亿美金市值,亚洲最大、世界前十的互联网公司,QQ 月活跃用户超过8 亿,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6.5 亿、集团已有七大事业群,控股、投资的“腾讯系”公司更是数量众多,遍布各个行业领域,其中不乏百亿美金估值的未来巨头和10 亿美元的独角兽……
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腾讯是一家公司已经不那么准确了,因为说它是一个“商业帝国”也并不夸张。但是,这一切还远远不是45 岁的马化腾理想中的腾讯:它今年才18 岁,刚刚成年而已。那么,在马化腾心中,腾讯的未来究竟是何样貌?
“互联网+”与腾讯“连接器”
每年的两会,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为数不多的与媒体记者做面对面交流的场合。
2015 年的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出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而当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互联网+”战略。
在过去的一年中,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我今年的建议是希望能够把‘互联网+’更加深入、深化去落实,比如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还需全面提升;面对‘互联网+’催生的创新业态,当前监管理念需要逐步转变;‘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政策还要持续落地发挥实效;‘互联网+’时代面临更多的信息安全问题挑战等等。”马化腾说。
至于在这当中腾讯扮演的角色,当然是马化腾说过多次的“腾讯的使命是成为互联网连接器”,把人、设备、服务彼此相连,把线上和线下连接,而且要拓展至各行各业,在它们与互联网之间写出一个“+”来。
而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 公共服务”是腾讯大发力的领域。截止到目前,腾讯已经与全国13 个省、自治区,45 个城市,分别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为各地提供通讯与社交服务、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开放创业、文化资讯、互联网金融平台、社会公益等领域的解决方案。